場景資料庫

SCENES

查詢

江山社區舊時因地質鬆軟易有土石流,因而被命名崩山聚落,直至民國39年才更名為江山里。 聚落的居民過去以務農維生,如今的江山社區仍保有農村古樸的韻味,目前約有130間閩式建築,是保存狀況比較完整的聚落。但因人口外流嚴重,許多擁有美麗紅磚瓦和交趾陶的三合院逐漸荒廢,幸好近年來有不少青年返鄉進行社區營造,替古老的農村找回生命力。

建於民國57年的萬國戲院,被視為大林文化起點和藝文中心,與濟陽衍派街屋同屬大林有形文化資產,是民視電視劇「阿不拉的三個女人」和國片「返校」拍片場景,走入戲院中,彷彿穿越時光隧道般,可見到手搖式留聲機、經典手繪電影海報、古早味零嘴和早期防盜的響櫃等,復古風格喚起舊時代回憶,為多工性的場域。

走過一甲子歲月的朴子東亞大旅社,樓高六層,曾是嘉義最高大樓,建築外觀為1930年代流行的「裝飾藝術」形式,仍保留全台獨一無二的「剪刀式樓梯」,每間客房的浴室都有露點裸女磁磚,屬時代限定,在當時民風未開的年代相當具話題性,目前的洗石子地、牆面水泥刻花保存良好。在光線灑落旅社後,透著當年繁華興盛的景象,可感受到時光流動的軌跡。

每天下午一點開始漁獲上岸,是東石漁市熱鬧喧騰的時刻,滿地的魚蝦貝蟹成堆的等待賣出。反應出奇快的拍賣員,掌握現場的競價氣氛,高低起伏的數字迴盪在漁市內,無論是參與出價魚販或者在一旁觀看熱鬧民眾混雜成一片,宛如一場流動的海產盛宴。

溪州國小校舍是木結構鋼筋混凝土建物,戰後日治建築工法,白牆黑瓦日式建築頗具特色。校園裡「吾愛吾校」、「認真學習」的標語,彷彿凝固久遠校園時空。學校雖然已經廢校,在各方的努力保存下,整體環境還算完整,校園中綠樹濃密,並留懷舊大象溜滑梯等遊具,教室外的走廊迴廊,在在傳達濃濃50年代的校園氛圍。

位於太保市台18線,說這裡是百變地毯,一點也不誇張。夏天可看到一片綠油油的浪花飛舞,秋天則是穀穗飽滿的滔滔金浪,冬天休耕期間播種油菜花、波斯菊、百日草,花朵盛開後構成令人目不暇給的七彩花田。稻田收割後的稻草捲,因模樣可愛被戲稱為稻草捲心酥。任何一種顏色,都是美麗的捕捉!

充滿日式風情的木造建築與恬適的戶外環境,成為民雄地方上一處具有歷史記憶的角落。昭和15年由日本建築師鈴置良一砌建日式招待所,2層樓的日式建築外牆以下見板形式建造,搭配洗石子的基座,室內一樓設有接待室、大廳、榻榻米臥室。內部空間重新整治後,整體風格宜古宜今,情境使用多元。

白水湖不是湖,而是日治時期鹽場,地層下陷海水倒灌後看起來水面呈現白色,而壽島則是一片沙洲,又被稱為台版摩西分海,傍晚漲潮時道路、魚塭淹入水中,豔紅夕日映照下只剩廢棄的小屋、電線桿和稀落的枯木,這畫面孤寂唯美得撼動人心。2019年新造了一條寬敞的白水湖堤防步道,讓攝影師和旅客都能有更好的賞景環境。

海拔高度2,488公尺的小笠原觀景台落成於2005年,平台視野遼闊,360度毫無遮蔽,天氣好時遠方玉山群峰、中央山脈、對高岳等山頭一覽無遺,甚至可清楚看見嘉南平原的美麗風光。小笠原觀景台除了是欣賞日出雲海的好地點,也十分適合天文迷來此觀星賞銀河,也是拍攝偶像劇中男女主角戀愛的好場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