場景資料庫

SCENES

查詢

中和國小位在海拔1400公尺高的奮起湖山區,這裡在日治時期是專為台灣人設置的公學校,1934年(昭和9年)創校至今已超過80年歷史,從林業發展最鼎盛時期、學生數達600多人,到現在全校師生不超過50人的迷你小學,看盡阿里山林區近代發展的起落。儘管學生人數少,中和國小的校園設施仍不馬虎,加上奮起湖的秀麗景色陪襯,讓這間山區小學擁有平地學校所缺乏的豐富自然資源,另外在國小校門旁還種有30多株河津櫻,每年12月至隔年1月是最佳賞花期,為嘉義山城增添粉嫩色彩。

奮起湖車庫位於阿里山鐵路中段,在過去那個只能靠著燃燒煤炭、利用鍋爐蒸氣拉動火車的年代,這裡是讓蒸汽火車頭換班保養、補給燃料的重要休息站。用原木搭建的庫房在阿里山區服務數十年,迎來送往成千上萬旅客,退役後轉作為文物展示場,寬敞空間內陳列著已經退休的18號與29號蒸汽火車頭、巡道車、柴油火車頭等重要機具,同時也用一張張照片記錄阿里山鐵路的發展過往,讓這座有上百年歷史的奮起湖車庫,繼續在這風光明媚的大自然中寫下新篇章。

於1986年廢站的灣橋車站,曾是阿里山鐵路平地段的其中一站,現今火車匆匆而過不再停留,為了紀念灣橋車站的光輝,在159縣道與台125鄉道交叉口,特別設置一座結合鐵道意象與兒童遊樂器材的灣橋鐵道公園。公園落成於2007年10月,腹地寬敞,設有溜滑梯、單槓、翹翹板等兒童遊樂設施,還有籃球場、公園運動器材、帶有遮蔽屋頂的涼亭,提供居民一處綠意盎然的休憩空間。

早期的竹崎鹿滿隸屬台灣四大菸區,在1980年代引進堆積式乾燥烤菸機,讓菸草產業推向巔峰,當時菸葉種植面積達800多甲,不僅帶動了經濟,也見證了菸葉發展的歷程。1990年代菸業走入沒落,原先的鹿滿菸葉輔導區收歸國有,也因無人使用與管理而荒廢,所幸在地方爭取資金與整頓之下,籌措規劃竹崎「鹿滿客家文化園區」,園內保留了3棟原為倉庫的鹿滿菸樓,採大阪式木造建築,其中2棟還可見卡榫結構的特殊工法、散熱排濕的天窗、竹編泥牆等獨特細節,現場搭設解說看板、壁飾彩繪以介紹菸業歷史。

德源禪寺自1740年(清乾隆5年)創建到現在已超過250年,是當地歷史悠久、香火鼎盛的佛教道場,採傳統閩式三合院建築形制的廟宇,經過多次重建修繕混合進了西洋風格,並逐漸擴展成現在的恢弘規模。因廟宇位置坐落在風光明媚的清華山腰上,德源禪寺環境清幽靜謐,放眼四周盡是林木蒼鬱、綠草如茵的宜人景色,正殿入口前方兩側並分別規畫了精緻的庭院造景,為莊嚴肅穆的德源禪寺增添祥和氣氛。

設立於1952年的榮民總醫院灣橋分院,前身為陸海空肺病療養院,專治軍人、榮民等病患,於1959年改由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會接管後更名使用至今,是嘉東地區內唯一的公立地區醫院。灣橋分院目前有4棟建築,包含5層樓的醫療大樓、2棟4層樓的病房與照護中心、1棟為機房及洗衣房的動力中心。院內的主治內科、外科、婦兒科、中醫部、牙科、眼科、耳鼻喉科等門診及急診室,給予在地居民專業的醫療照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