場景資料庫

SCENES

查詢

充滿日式風情的木造建築與恬適的戶外環境,成為民雄地方上一處具有歷史記憶的角落。昭和15年由日本建築師鈴置良一砌建日式招待所,2層樓的日式建築外牆以下見板形式建造,搭配洗石子的基座,室內一樓設有接待室、大廳、榻榻米臥室。內部空間重新整治後,整體風格宜古宜今,情境使用多元。

張濟生中藥房是溪口老街上第一棟建築,擁有150年歷史的中藥房,建築為清代閩粵的街屋,紅磚外觀還保存的相當完好,屋頂的紅瓦已不堪使用而覆蓋一層鐵皮,走進屋內時淡淡的藥材味隨之飄來,映入眼簾的是昏暗的燈光、陳舊的藥櫃,抽屜外的藥材名被時光流逝抹去了鮮明的色彩,藥房內不乏早期流傳至今的珍貴工具-裁剪藥草的生鐵菜刀、藥船輾槽、以油桶改造的藥材盒,時光仿佛凝結,停留在過去的懷舊時代。

蒜頭糖廠建於日治時代,其中宿舍區現存十棟木造建築與一棟「甘堂」。時代背景聚焦在民國四、五○年代的《一把青》、《五味八珍的歲月》等台劇都曾在此取景。 屋頂覆蓋著黑瓦的和式宿舍,依據員工身分階級分區別立,連建築樣式都各有不同:獨棟、二連棟、四連棟房屋是廠長和日籍社員的住處,位於東邊的八或十二連棟通鋪宿舍,則是台灣勞工的工人寮;甘堂過去作為公差人員宿舍,兩層樓高的白色和洋式建築設計典雅,二樓露臺還可眺望糖廠園區風光。

日治時期為「東石郡役所」,興建於1920年,並核列為「縣定古蹟」,前做為警察局朴子分局,整棟建築保存良好,除中央部突出部分牆面似有改變外,大致上維持原樣;曾是嘉義縣內目前僅存的日治時期層級最高的官署,蘊藏豐富的歷史文化意義。 二層的建築包含了事務室、扇形拘留所及大禮堂等,洗石子的樓梯也保留原始的外觀,彷彿凍結的時光。除了和洋混合典雅華麗的外觀外,建築後方的木造簷廊與庭院,呈現另一種優雅風情。中庭的黃色木造建築,前則為原朴子分局時期之分局長室。

外觀帶有巴洛克風格的陳實華洋樓,建於1920年代的日治時期,在當時為罕見的氣派樓房,房舍的主人陳實華是當地的名望,傳說陳家在庭院挖到盜賊掩埋的黃金寶藏而代代富裕,外界還稱這裡是「阿賊仔舍」。 洋樓由日本師建築師辰野金吾操刀,外觀以紅磚白牆的顏色為主調,共有2層樓,並延伸左右對稱的裙樓,興建了半戶外式的門廊與走道,有稜有角建築結構散發著穩重氣息。 現今陳實華洋樓在後代協調下,將房產轉售給五穀王廟,寺廟管委會撥出經費修復原房屋建築,並闢公園、重整庭院,鋪磚種樹規劃出舒適的空間供居民日常休憩使用,洋樓也更名為「五穀王廟景觀公園」。

位於鹿草鄉鬧區旁,保留了60年前閩式三合院建築。每個房間,都可看到檜木、紅磚的歷史風華。站在大客廳的長廊向前望去,盡是一片綠意盎然,淳樸嘉南大平原的田園風光。三合院最大的特色為中庭的「禾埕」,主要是用來曬穀場,也是孩子玩耍的場域,晚上全家人還能在這空曠的廣場中,欣賞月色感受農村風情,早晨聽著雞鳴品嚐豐盛農村早餐,滿載人情。

日治時期建造的牌樓式街屋,以前鎮長簡德卿翹鬍子特色為名,取名「翹嘴秋茶店仔」,整體建築為罕見的三進式建築,前面為店面,接著由天井接樓房主建物,再接著由天井接廚房。建築物曾因梅山大地震重建過,樓房則於一九一四年興建,目前以濟陽衍派街屋之名登錄為歷史建築,為大林繼萬國戲院之後第二個有形文化資產。 老屋改建後以人文會館樣貌向世人展示,內有許多藏品重溫百年古厝建築風光,如百年豬肉攤和留聲機等。

從日治時代至今,擁有近百年歷史的清木屋,為日洋混合式之兩層樓建築,前身為朴子公醫院與黃清木醫師診所兼住宅,主要以檜木打造,磨石子地板依舊,黃澄色的燈光重現日治年代氛圍。 近百年的老屋翻新後,目前為對外經營的咖啡館,館內仍真實複刻當時的診所場景,保留診療室和外科手術室,並展示著昔日的醫療文物,文化資產保存完善。

蔡鑲牙所充滿舊時代氛圍,鄰近樸仔腳火車頭公園,為一層樓紅磚瓦建築,走進屋內,早期牙醫診所使用的木製屏風、牙醫器具和診間長木椅擺設其間,舊時歷史風情保存完善,宛如時光定格般,別具復古風味,相當適合復古懷舊氛圍和早期牙醫診所題材取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