場景資料庫

SCENES

查詢

稻田中居然長出廟宇?!這處嘉義六腳鄉百年沈廟為舊五福宮遺址,廟體埋在田中,僅剩下屋簷, 幾乎只剩下一個人的高度。為何整座廟會淪落至此,主要為民國48年八七水災把此廟的前殿沖來,而造就這樣的奇景。年復一年的沖積、掩埋,老廟也已落地生根,隨著稻田的生長與收割,改變地景樣貌,頗具視覺的衝擊性。

鮮黃色的招牌上,畫上開口大笑圖案的寫著「甘仔店」,這間被譽為嘉義版的「解憂雜貨店」,餵養深藏心中的赤子之心。雜貨店位在溪口鄉中正路134巷內,屋外半立體的囍字造景相當具有特色,讓原本就屬村庄厝邊頭尾交流的場域更為鮮明。店內陳列的懷舊零食,盡是童年滿滿的回憶。

紅瓦白牆,掩蔽的木門上依稀可見斗大的「翠香茶室」,和四周房舍相較顯得矮小,這間在里巷中的平房,在五○年代卻是夜夜笙歌、杯觥交錯的特種場所,見證當時台灣農產品外銷的綠金歲月。場景可做為家屋或者懷舊場景使用。

為了解決東石鄉地層下陷及易淹水地區每逢颱風必有損害的問題,鰲鼓抽水站於2011年正式啟用,治水區域包含鰲鼓溼地,除了治水也能達到保育環境的作用。
而鰲鼓抽水站的造型也不同於一般方正的格局,為獨特的漁船外觀,並採不對稱結構,廣場上還有彎月與龍型的「月撫鰲龍」裝置藝術,象徵祈求風調雨順。抽水站運作之後,滯洪池裡也漸漸出現了魚類、蟹類、水鳥等動物,代表這座建築確實加入了溼地保育的行列。

和民雄鵝肉街隔著鐵道相望,老屋改建的餐廳有一個滿有趣的名字。渡對,台語意思是「遇到」,英文是Do Right,似乎在傳達著凡是隨遇而安,不忘擡頭微笑。 房子的前身為老碾米廠,門口不規則的磚柱與的花窗,古色古香的設計充分感受濃厚懷舊風,入內並擺放多種農村元素的陳設,並引進戶外光線,上樓到二樓則能見到大沙發與鮮艷的室外座椅,近距離欣賞火車與鐵道風光。

原為日治時期嘉南水利會區辦公室,經由老屋創生後,目前為文創咖啡藝術空間。占地頗大的老厝與庭院,大致保留原有樣貌,四方屋簷、鐵窗花、檜木門窗,是一份簡樸中帶著典雅,懷舊中帶點新創的迷人風情。 屋內擺放許多老件與老照片,像是唱盤、電視機、舊皮箱、電扇、燈具等,彷彿凍結在過去的時光。屋內四面開窗,將戶外光線引入,可以隔著鐵花窗儲存綠意與日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