場景資料庫

SCENES

查詢

朴子市藝術公園是朴子市及海區鄉鎮中腹地較大之公園,使用率高,已完成翻新工程。為達成「公園生活藝術化」願景,改造梅嶺美術館前廣場,視為美術館展覽戶外延伸性創作,未來可導入參與式博物館概念,提供在地藝術家裝置藝術創作場地,假日或節慶時可籌辦藝文、小農市集等活動多元使用。值得一提,園區內現況樹蔭成群,有一日本神社,為鎮守東石郡的神社,富有歷史意義。

建立於昭和5年的車站,位於蒜頭糖廠內,現為五分車之旅使用。紅檜木造的站房,保存完善,木格窗櫺將老建築襯托更加有風味,曾被選為臺灣歷史建築百景。縱橫交錯的鐵道上可見到多種五分仔車頭,園區並存放650號蒸氣火車頭、德馬牌柴油火車頭、蔗箱車、飼料車等車輛,一旁的木造辦公室,亦是原汁原味保留辦公桌、櫃子,具有時代感的事物。

曾獲得金氏世界紀錄認證的布袋高跟鞋教堂,位於布袋海景公園內,外觀呼應現代女子結婚當天進入夫家前以高跟鞋踩破瓦片的習俗,象徵全新生活的開始,帶有濃厚的祝福意涵,不少新人會特地前來此處拍攝婚紗,是目前全世界最大高跟鞋型建築物。 藍色透明的玻璃外觀在海濱景色的襯托下,顯得相當耀眼突出,夜晚則不定期會有華麗夢幻的燈光秀,讓整個園區增添不少浪漫氣氛。圍繞在高跟鞋周邊,並設置有許多裝置藝術,例如:LOVE字母、鑽戒、馬車等,都是很好取景的標的。而高跟鞋教堂內更是唯美,挑高玻璃帷幕透入藍光色彩,可創造出不可思議的視覺感官。

太陽館以飛碟造型為外觀,別出心裁的設計,吸引過路人的目光。而這已是北回歸線第六代地標,第一代地標建立於西元1908年,是全世界第一座北回歸線地標,當時引起不少話題。而太陽館內部配置,一樓為天文教育中心;二~四樓為天文教室;五樓則是太陽主題展覽館,並規劃觀景台與遠眺區,可以俯瞰整個園區的風景。

牛挑灣因為彎曲水道地形很像牛軛(台語稱牛桃)而得名,面積廣達十餘公頃,擁有豐富的水生資源,吸引許多釣客前來垂釣,也有獨木舟體驗課程。埤水隨著光線改變顏色,晨昏晝夜景色多變不單調。 水中的布袋蓮恣意生長著,紫色花萼豔麗奪目,數大便是美的景觀,浪漫隨之蔓延。登上觀景台或隨著木棧道接近水中央,是欣賞埤底的好地方。

沼平公園是阿里山上最佳的賞櫻,具有極遼闊的視野和地形,最高點甚至可以遠眺阿里山山景。園區內將近六百多棵櫻花樹,是全阿里山櫻花樹密度最高的一區,行走在園區的空中棧道,花季期間,可以由上往下俯瞰滿簇的櫻花景色,即便不是花季也能欣賞柳杉樹冠層動植物生態。

以舊台糖鐵道規劃而成的一條帶狀公園,全長一公里。沿線有糖鐵火車及鐵軌意象裝置、涼椅、夜間照明等,並種植50幾棵的洋紅風鈴木,當懸日落下時景色格外顯得美麗。
這條綠帶廊道化解了來往車流的衝突與緊張,可作為內心獨白的心境場景。

啟用於日治時期的朴子火車站,因懷舊歌曲「一曲相思萬里情」頗負盛名,在台糖小火車退役後,原地重建為樸仔腳火車頭公園,園區內保留了近百年歷史的650號「黑頭仔」蒸汽火車頭、早期舊火車站和一段糖廠火車鐵軌,並透過一面火車站的意象牆與廣場,植栽進行美化工程,鄰近公園的市東路上,宛如舊時年代時光定格般,饒富特色老屋羅列其間。

以嘉義特有生物為發想,結合公共藝術和游具設計,打造出了樹蛙、黑面琵鷺造型溜滑梯以及藍腹鷴家族的遊具,傳達童趣與歡樂氣氛;名為「穿梭神木之間」的裝置藝術,鋼構的創作線條在不同角度與光線下,有不同的解讀。而公園內松柏大道、鳳凰木及空地一隅的白芒草,在四季展現不同美感。
【最嘉花景】
✿5-6月鳳凰木
✿ 9-11月芒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