場景資料庫

SCENES

查詢

位於嘉義大埔美精密機械園區內,斥資30億打造出亞太最大美容生技園區的「佐登妮絲城堡」於111年10月初盛大開幕,城堡以古典建築風格,融入巴洛克、文藝復興等元素將園區打造為歐風城堡,以「唯美、完美」詮釋全亞太最大、最美生技園區。除了到訪城堡,更可串聯週邊大林小旅行、梅山太平雲梯等其他特色旅遊,來嘉義秒出國隨手一拍,人人都可以是網美。

嘉義縣東石漁港是台灣西部沿海著名景點,兼具漁業及休閒觀光,縣府斥資1億7千萬元進行水環境改善計畫,111年1月開工至112年4月完工,除了大幅改善漁民作業環境,也在中央景觀台施作大船入港意象設施,打造成絕美的外傘頂洲乘船碼頭廣場,當地居民也有了新的休憩空間。新建的景觀台保有原「大船入港」風格,並創造更多遮陽空間及設置二樓景觀台,讓要搭船至外傘頂洲的遊客可在觀景台駐足遠眺休憩,傍晚賞夕陽、夜間還有浪漫燈光照明,成為打卡熱門設施。

建於民國57年的萬國戲院,被視為大林文化起點和藝文中心,與濟陽衍派街屋同屬大林有形文化資產,是民視電視劇「阿不拉的三個女人」和國片「返校」拍片場景,走入戲院中,彷彿穿越時光隧道般,可見到手搖式留聲機、經典手繪電影海報、古早味零嘴和早期防盜的響櫃等,復古風格喚起舊時代回憶,為多工性的場域。

走過一甲子歲月的朴子東亞大旅社,樓高六層,曾是嘉義最高大樓,建築外觀為1930年代流行的「裝飾藝術」形式,仍保留全台獨一無二的「剪刀式樓梯」,每間客房的浴室都有露點裸女磁磚,屬時代限定,在當時民風未開的年代相當具話題性,目前的洗石子地、牆面水泥刻花保存良好。在光線灑落旅社後,透著當年繁華興盛的景象,可感受到時光流動的軌跡。

日治時期為招待高級官員的俱樂部,至今仍完整保留主體及內部設置,包括檜木櫃檯以及交誼廳與舞廳等,娓娓道來50年代的溫婉韻味。賓館的716號房是目前唯一保存的傳統日式風格的房間,房間內以日本塌塌米鋪設,並設置泡茶用茶几,透過窗櫺俯瞰滿窗綠意,懷舊記憶襲捲而來。

建於日治時期的台鐵站長宿舍鄰近大林火車站旁,歷史感的木造平房古色古香,每逢時序進入仲夏,宿舍前一排阿勃勒便會染成橙黃一片花海,阿勃勒的黃金流瀑在日式房舍陪襯之下,更顯浪漫風情,白天夜晚皆有不同迷人樣貌。

充滿日式風情的木造建築與恬適的戶外環境,成為民雄地方上一處具有歷史記憶的角落。昭和15年由日本建築師鈴置良一砌建日式招待所,2層樓的日式建築外牆以下見板形式建造,搭配洗石子的基座,室內一樓設有接待室、大廳、榻榻米臥室。內部空間重新整治後,整體風格宜古宜今,情境使用多元。

張濟生中藥房是溪口老街上第一棟建築,擁有150年歷史的中藥房,建築為清代閩粵的街屋,紅磚外觀還保存的相當完好,屋頂的紅瓦已不堪使用而覆蓋一層鐵皮,走進屋內時淡淡的藥材味隨之飄來,映入眼簾的是昏暗的燈光、陳舊的藥櫃,抽屜外的藥材名被時光流逝抹去了鮮明的色彩,藥房內不乏早期流傳至今的珍貴工具-裁剪藥草的生鐵菜刀、藥船輾槽、以油桶改造的藥材盒,時光仿佛凝結,停留在過去的懷舊時代。

蒜頭糖廠建於日治時代,其中宿舍區現存十棟木造建築與一棟「甘堂」。時代背景聚焦在民國四、五○年代的《一把青》、《五味八珍的歲月》等台劇都曾在此取景。 屋頂覆蓋著黑瓦的和式宿舍,依據員工身分階級分區別立,連建築樣式都各有不同:獨棟、二連棟、四連棟房屋是廠長和日籍社員的住處,位於東邊的八或十二連棟通鋪宿舍,則是台灣勞工的工人寮;甘堂過去作為公差人員宿舍,兩層樓高的白色和洋式建築設計典雅,二樓露臺還可眺望糖廠園區風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