場景資料庫

SCENES

查詢

民國五六十年代為台灣竹編產業的高峰,昔日溪口鄉的美北村、美南村、天赦庄整村滿是竹編加工廠,家家戶戶的村民幾乎握有一手竹編手藝,竹製品不僅內銷更出口外地,號稱竹編王國當之無愧。
在市場上用來裝運蔬果的竹簍是常見的器具,竹編的材質可塑性高,可以製成各種日常用品,時至今日,工業發達講求效率與低成本,竹製品逐漸被塑膠品替代,產業因而走向沒落。為了保留竹編工藝不消失,2012年在地有志鄉民集結各界力量,成立「嘉義縣崙尾天赦竹編發展協會」,由老師傅傳承竹編技藝,並與地方小學合作,讓小學生動手參與,協會也積極向外推廣,歡迎民眾們造訪學習,持續發揚竹編文化與價值。

張濟生中藥房是溪口老街上第一棟建築,擁有150年歷史的中藥房,建築為清代閩粵的街屋,紅磚外觀還保存的相當完好,屋頂的紅瓦已不堪使用而覆蓋一層鐵皮,走進屋內時淡淡的藥材味隨之飄來,映入眼簾的是昏暗的燈光、陳舊的藥櫃,抽屜外的藥材名被時光流逝抹去了鮮明的色彩,藥房內不乏早期流傳至今的珍貴工具-裁剪藥草的生鐵菜刀、藥船輾槽、以油桶改造的藥材盒,時光仿佛凝結,停留在過去的懷舊時代。

曾氏先人於清治、日據時代皆任高官,在地方上除了享有名望還是大地主,於昭和3年(1928年)以客家三合院形式砌建曾式洋樓,至今左護龍已改建平房,僅存右護龍。主建築外觀呈現巴洛克風,紅磚白泥牆交錯,穿鬪式屋架的木造建材穿插有致,完美融合西式、日式、閩客等風格。八角窗型、彩繪畫與書法、磁磚拼貼等裝飾精美,建築工法充滿細節。

溪口鄉內的中正街為當時主要的出入道路,發展的早,逐漸形成熱鬧的溪口老街,居民以客家族群為大宗,為少見的平原客家老街。街廓於清道光時期開始興盛,現今所見的建築主要為清代搭建的磚瓦木造街屋,目前僅剩幾間中藥行、理髮廳等店家營業中,流傳至今的老式招牌、傳承好幾代的店面、斑駁頹圮的內部裝潢,飄散著懷舊的古早氣息。

位於溪口鄉東村中正路134巷的秘密通道,是附近小學生每日上下課必經的巷弄,特別集結居民與孩童們共同創作,為社區的磚瓦建築穿上多彩衣裳,特別邀請藝術家利用漂流木以愛麗絲夢遊仙境發想,創造了四個與溪口有關的童趣角色,並賦予名稱與個性,巷弄間的屋房牆壁彩繪繽紛、盆栽掛壁錯落有致,古井審判台、夢幻花園,還有藝術造景豐富多變,讓短暫的步行時光心情都變好。

占地面積約2.5平方公里的溪口鄉柴林村,總居住人口約1,500人,村內建築以三合院為大宗,村莊小而稠密、人民生活質樸單純。現址正位於柴林村1-2號的開元殿,因香火鼎盛、信眾絡繹不絕,是地方上的信仰源頭,社區色彩也大多與寺廟活動有關,居民也多為鄭氏後裔。經濟作物主要種植落花生、番茄、小黃瓜等蔬果,因此一望無際的田園為鄉間常見的景致。

明朝時期,先賢恭請玉皇上帝庇護渡海來台,後供奉於疊溪村並建天臺殿,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,因主奉最早抵台的玉皇上帝尊像,又為「開台天公廟」,也是康熙皇帝親敕的「玉皇上帝廟」之一。現今所見的天臺殿則是數十年前信徒斥資億元,花費近13年興建的新廟,廟宇腹地廣闊、主建築金碧輝煌,精雕細琢的三層燕尾脊壯麗、廟內格局雄偉,為單殿式雙層神龕,玉皇上帝奉於上層中龕,大尊神像威震八方。挑高的空間與富麗堂皇的裝飾,令人震懾。每年一月初九子時拜天公,信眾們齊聚祈福、誠心祭拜,熱鬧非凡。

分別於2009年與2011年榮獲內政部頒發「黃金級綠建築標章」及「優良綠建築貢獻獎」的溪口鄉文化生活館,是全台第一個結合圖書館與展演空間的複合式文化中心,屋頂似「一本翻開來的書」,斜面朝上可以收集雨水,集中處理後還能排入室外池塘再利用。大量運用永續森林生產的木材與輕鋼構,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;室外牆運用大面積紅磚建材,營造傳統農業穀倉意象;室內則強調隔熱與通風設計,運用冷熱空氣交換,讓室內保持涼爽的溫度,以減少空調浪費;挑高與大窗規劃,讓空間變得寬敞,並保留充足的採光;2層樓的閱讀空間,座位設有多人座的大桌椅、單人位空間、兒童榻榻米區、舒適的沙發區。

建立於1959年的溪口露德聖母堂是早年溪口的地標,沒有華麗牆飾的外觀顯得樸實,嚴守著天主教堂左右對稱的規則。這座散發60年代風格的教堂,充分展現外來建築樣式與台灣本土建築融合並存的努力,當年的西方宗教,為了降低台灣居民對基督教及天主教的排斥,出現結合中西建築藝術的風格,教堂內部柱子懸掛對聯就是中西文化的見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