場景資料庫

SCENES

查詢

充滿中式風情的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,矗立在省道1號旁,包含主建築與室外造景總占地超過6公頃,紅色基調的建築外觀與荷花池畔散發著古色古香的韻味,表演藝術中心以閩式亭台樓閣打造,空間挑高、多層次的迴廊,體現出中式建築的靈魂,瀰漫著古典建築之美,空間規劃還細分出視聽教室、展覽廳、演藝廳、排練室等室內表演空間及涼亭劇場、水榭舞台等室外演出場地,提供不同表演類型的多元空間。

竣工於民國98年的布新橋,全長約100公尺,是連接布袋鎮與布袋港間的重要橋樑,構以大船入港的意象搭配漁網裝置,造型十分獨特亮眼,從遠方即可辨認,是布袋醒目地標。 沿著布新橋一旁的海風長堤,可一路散步至布袋漁港,白天沿途景色宜人,夜晚的布新橋在燈光照射下別有一番風情,是廣域型類型的場景。

「笨港」是臺灣古地名,在300餘年前為繁華的街市。笨港口港口宮為中型廟宇,很有古樸氣息,雕刻精緻,採三川五門式建築,由觀音殿通往兩側廂房的門,八角造型門廊具特色與攝影景深。
每年農曆三月媽祖生日前,分靈各地的媽祖紛紛回娘家,信徒們前來慶壽,約有上百團進香客陸續湧入港口宮,熱鬧非凡。幸好廟前停車場十分廣闊,足以容納數十台遊覽車停靠。
【節慶活動】
 •媽祖聖誕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

全長三百九十公尺,總長將近台北101大樓的高度,橋體由兩座紅色橋墩跨建而成,傲然屹立在一片綠意的田園風光中,不論是夕陽時分,或是夜幕低垂的時候都別具風情,站在橋上並能遠眺故宮南院。 六家佃長壽橋原為運送甘蔗的舊鐵橋,改建後成為現代化自行車吊橋,串聯了蒜頭糖廠與東石漁人碼頭等著名觀光景點。

白色的童話城堡,結合了在地元素,像是花朵、獨角仙、原住民文化等特色裝置,讓中埔遊客中心有著「山中童話城」的美名。石牆上以童話的陶燒公仔做為裝飾,大片的草坪增加浪漫於童趣,登上高處,從觀景台上眺望遠處,亮眼的皇冠城堡盡收眼底。

車站柵欄以朴子配天宮紅、白牡丹花為意象,形成一道風格強烈的景觀牆,周圍以風鈴木作為景觀,降低車流雜沓的紛擾。車站計有7個月台,不管近拍、長鏡頭均能展現迥異效果,是傳達異鄉游子歸鄉與離愁重要指標點。 【最嘉花景】 ✿風鈴木:12月至隔年3月

1982年起配合縣市改制,嘉義太保鄉升格為太保市、朴子鎮改為朴子市,便將嘉義新縣治取名「祥和新村」,縣治特區橫跨太保市安仁里與朴子市大葛里,嘉義縣重要的行政單位如縣政府、縣議會、縣警局等皆分屬此區,不僅如此,還鄰近多間大專院校、故宮南院、大型醫院等,學術醫療等資源豐富,高速公路、高鐵站等交通網路系統完備,是嘉義縣的精華區。

朴子大橋為嘉義縣首座景觀斜張橋,連接朴子市與六腳鄉蒜頭大橋改建,是嘉義縣最高地景新地標,配合故宮南院意象,橋塔設計採用故宮人氣國寶青花瓷瓶口線條,橋塔約20層樓高,有中央分向島造型護欄、人行道景觀欄杆和線性LED燈裝設,另配合景觀路燈裝設營造整體水岸景觀,此外,特別於橋面規劃人行道兼自行車道,藉此以連結朴子溪南北兩側堤頂自行車道,以形成朴子大橋至東石大橋間之完整自行車環道,並設置觀景台,傳達出美麗的公路意象。

在日治時期是東石神社的朴子藝術公園,佔地36186平方公尺,又名「鬼仔潭」或「兵仔營」,部份設施依然保有舊時風貌,入口處看得到過去神社時期別名托里,即「鳥居」的拜亭和大型門柱牌樓等歷史遺跡,園區內古木參天,擁有極具現代風格的花崗石步道和造景,功能多樣的兒童遊樂設施,紀念朴子藝術大師吳梅嶺老師而建的梅嶺美術館也在園內,還有游泳池、網球場、槌球場等,整個朴子藝術公園是一個結合了多方樣貌和功能的休閒去處